從赤崁樓出來後, 看到對街有一武廟, 走過去瞧瞧吧!~
一級古蹟- 祀典武廟 (地址: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9號)
祀典武廟, 俗稱大關帝廟, 是因為新美街166號的開基武廟稱為小關帝廟, 就規模上對應而得名
祀典武廟主祀武聖關公, 是臺灣民間信仰最為廣泛的神明
在信仰上祂幾乎是地跨四界: 商業之神, 結義之神, 勇武之神, 也是伏魔之神
此外, 又涵蓋儒、佛、道三教: 儒教的文衡聖帝, 佛教的護法伽藍, 道教的協天上帝
廟內種植的石榴, 告示牌立於旁邊, 明示其果實為供奉神明所用
(真有人敢這麼囂張, 膽敢在廟內偷石榴?~ )
另一處的一級古蹟
祀典台南大天后宮 (地址: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)
創建於明永曆17年 (西元1663 年), 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
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 (西元1683年) 水師提督施琅征臺, 鄭軍失利, 克塽乞降
依託鄭氏的寧靖王與五妃先後殉死, 明室滅亡, 施琅班師內渡時
鑑於臺灣人民對於媽祖的信仰虔誠, 為收民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祖廟
加封天妃為天后, 廟稱天后宮 (大天后宮又稱臺南大媽祖廟), 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
後面有一口具有神蹟的龍目井,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~
讓人家想起小時候潮寮外公家的餐廳裡, 也有好幾張這種椅寮 (台語)
不過, 好久沒回去了..............
天氣炎熱, 讓人有點招架不住~
趕緊逛完上車, 找吃飯的地方吧! 聽小欣說台南美食多的很呢! (小欣媽媽是台南人)
但是.............趴趴狗敵不過三天來的煎熬, 終究不支掛點~~ 沒電了!
這時小弟也像這趴趴狗般, 頓時沒力, 臉臭了起來
還好勁量小兔~ 小欣跳出來, 自告奮勇的說: 憑我那一半台南人的血統, 我來開車.......
小弟有點疑惑, 但在小欣掛保證下~
向路旁店家問路之後, 小欣開車在市區內轉啊轉的, 終於找到她推薦好吃的魚丸店
(出門只相信趴趴狗, 沒帶地圖, 還真是不行的啊!~ )
先將車子停在土地銀行附近走過去
看看這銀行, 好氣派啊!
第三代虱目魚丸 (地址: 台南市府前路一段210號, 電話: 06-2214690, 0987278838)
還好有人剛吃飽離開, 我們才有位子坐~
營業時間在牆上, 看一下他們的型錄, 月休的日期可不固定呢!
好吃的虱目魚脆丸上桌囉!~
這個綜合湯, 裡面有脆丸, 蝦丸, 燕餃, 魚皮, 魚肚.............. 湯頭味道很不錯~
雖然可以宅配, 但小欣還是買了些魚丸
等一會準備自己當快遞, 送回家去給她媽媽嚐嚐 (多孝順的女兒啊!) ~
小欣問我要不要順便買些回家煮?
但我怕沒辦法煮出像這樣的美味, 還是........算了~
雖然賣的是虱目魚丸, 但我覺得他們的肉燥飯和滷豬腸都很好吃, 推!~
肉燥飯沒拍下, 只好借用他們的型錄讓大家看看囉!
喔! 對了, 看到他們的型錄上, 介紹虱目魚的由來:
相傳當年鄭成功從鹿耳門登陸台灣時, 受到漁民們的歡迎, 獻上當時公認最營養最好吃的魚給鄭成功
而鄭成功當時順口問了一句: 什麼魚? 可能是口音太重, 讓漁民聽成了 "虱目魚"
同時誤以為國姓爺為這魚賜名為 "虱目魚", 於是便流傳沿用至今.......
還真是個有趣的傳說啊!~
吃完之後, 前進福記肉圓 (地址: 台南市府前路一段215號) 吃肉圓囉!
兩顆36元的肉圓, 賣得嚇嚇叫, 可是................
當我們吃下第一口時, 眾人對望搖頭...............
不合我們的胃口, 蠻失望的說.........
嗯! 還是到台南有名的冰果店吧!~
莉莉水果店 (地址: 台南市府前路一段199號, 電話: 06-2137522)
價目表
水果切盤- 番茄, 是老爸念念不忘的老滋味~
番茄沾上由薑末, 醬油膏和甘草粉混合之後的醬料, 甜甜鹹鹹的, 也是koko小時候常吃的好味道
這番茄挺新鮮的 (看這照片, 有沒有流口水啊?!~ )
醬料和我們自己調的味道, 不太一樣, 嗯! 改天自己再買來做!
不過來這的重點, 當然是吃冰囉!~
這是老爸點的綜合豆牛奶冰
我點的布丁紅豆牛奶冰
布丁不是我喜歡的口味, 可是冰品本身還不錯吃, 還是把它吃光光~
由於莉莉的生意很好, 離開時還看到一件很有趣的事
一些拜客族點了冰品之後, 端著盤子坐在旁邊的日本愛國婦人會館前的花圃周圍吃了起來
咦! 對面有個孔廟園區, 去看一下
一級古蹟- 台南孔廟 (地址: 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2號)
隨意逛逛, 順便消化一下, 不然這三天吃下來, 回家後可是會肥上一圈的喲!~
禮門
美女入鏡囉~
來來來, 我也來湊熱鬧拍一張
入德之門
從大成坊門口看去, 對面有一座泮宮石坊, 裡面有一假日市集
在這裡逛一下, 如果累了還有幾家咖啡小館可以喝喝咖啡, 蠻乾淨悠閒的一條街~
回家後好奇的上網查了一下:
清乾隆年間, 知府蔣元樞重修孔廟時, 因見大成的東北方建有高樓-文昌閣
遂決定在其東南方再建一座石坊, 以壯規制, 由泉州採購花崗石材, 請當地石匠雕造後, 運到台灣組立
就是今日所見之- 泮宮石坊, 而全台孔廟中僅台南孔廟有這項設施
"泮宮" 代表郡縣之學, 而牌坊本身則有表彰孔子之意, 立於東大成坊外, 原是舊時孔廟最外的出入口
可惜在日治時開闢南門路時, 將石坊與孔廟隔開, 原有功能遂逐漸被人們淡忘.......
在逛完此處之後, 時候不早囉, 該向台南說拜拜囉!~
後來到麻豆, 下交流道買了著名的蘭仔碗粿 (8個200元) 之後, 北返回到溫暖的家
回到家的我早已頭昏腦脹~ , 隨便梳洗一下, 倒頭就睡了
後來據小欣說, 她和小弟也跟我一樣, 大概是南熱北冷, 有點中暑的樣子~
看來以後大家還要再南北多跑個幾趟, 訓練一下才是喔!
哈哈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